修改密碼
舊密碼
請輸入舊密碼
新密碼
請輸入新密碼
確認新密碼
請再次確認新密碼
修改密碼 原始密碼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密碼修改成功,請重新使用新密碼登入
OK
忘記密碼
帳號
請輸入帳號
错误信息
會員登入
帳    號
請輸入帳號
密    碼
請輸入密碼
帳密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郵箱驗證碼已發送
請至此郵箱 確認
驗證碼
請輸入驗證碼
帳密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會員登出
是否登出會員?
OK
[Wispro專家觀點] Tesla如何運用專利為企業創造價值
Home / 市場趨勢 [Wispro專家觀點] Tesla如何運用專利為企業創造價值
[Wispro專家觀點] Tesla如何運用專利為企業創造價值
[Wispro專家觀點] Tesla如何運用專利為企業創造價值
Wispro
發表於 2023-05-26
觀看數 708
大部分公司都知道申請專利的重要性,但是卻常常苦於花了一堆錢維護專利不知道如何產生價值。專利的運用包含直接貨幣化(例如專利買賣、收取權利金)以及各種間接的商業運用(例如專利商品化、作價投資)。以電動車產業的領先者Tesla為例,該公司迄今為止已經申請了全球2000多件專利。本文將介紹這家公司如何活用專利為企業創造價值。    專利商品化  顧名思義,專利商品化就是將專利技術做成產品或服務,為企業創造收益,這也是很多製造業的首選。Tesla作為電動車供應大廠,是以銷售電動車作為主要獲利模式。與其說是專利商品化,更確切地應該說Tesla在公開販售電動車產品之前,就已經布局了眾多專利來保護自有技術與設計,如1所示後續如果有競爭對手採用相同的技術或設計,Tesla可以透過法律途徑排除侵害。從1的專利圖式可以看出其佈局設計專利的巧思,Tesla產品為整車,但是卻以化整為零的方式保護車體各部件的外觀設計。除了避免特定部件被其他競爭對手抄襲之外,也使得售後維修零件供應商生產銷售相同外觀的零件需要取得Tesla授權    資料來源: PatentCloud網站,本文繪製   

圖1:Tesla設計專利與產品 

  專利融資  USPTO公開資料顯示,Tesla20082012年間多次將其美國專利設定質權給PNC BankMidland Loan Service等金融機構當時Tesla公司成立不到十年,電動車尚未廣泛商品化,是急需資金的時候。雖然無法從公開資料得知貸款金額是多少,從當時Tesla擁有的專利可以看出,Tesla把所有已核准與未核准的美國專利全部設定質權以爭取獲得銀行最高貸款金額。    專利貨幣化的方式除了專利質押以外,也可以直接出售專利或是爭取專利權利金。以出售專利來說,可能會喪失重要專利所有權,這對Tesla來說似乎不是一個好的選項。若要對其他公司專利授權收取權利金,在當時電動車發展初期,市場規模很小無法獲得大量權利金收入。並且,Tesla所面對的是擁有專利數量優勢的傳統車廠,向這些車廠主張專利權的難度極高。因此,專利質押對當時急需資金的Tesla來說是一個不錯的籌措營運資金的選項  在此筆者也特別提醒一下,未核准的專利未來法律狀態尚不明確,不一定每家融資機構都願意接受未核准專利作為擔保品。例如,工研院與信保基金合作推出的專利融資專案就僅限於已核准之發明專利才符合融資資格。若要進行專利融資,需要留意各金融機構所設的條件限制。    投資併購與共同研發  2019Tesla收購電池與電容器大廠Maxwell Technologies,並於2021年再將Maxwell賣給一家新創公司Ucap Power。Tesla雖然出售Maxwell,但卻保留了Maxwell全球約600多件專利,其中大部分是電極材料以及電池芯製造相關專利。不難看出,Tesla收購Maxwell,看重的是Maxwell所擁有的電池技術與專利。其實在收購Maxwell之前,從專利申請紀錄可以看出Tesla早在2016年就布局電池材料與製造技術也許是這方面的技術難度較高,自行研發速度緩慢,因此Tesla選擇用收購的方式快速取得相關技術與專利。    此外,同樣在2021,Tesla將全球共61件電池材料專利所有權一半轉讓給Panasonic,雙方平分專利申請費用,並約定雙方在五年之內不得授權他人製造專利所保護的產品。這61件專利最早申請日溯及2016年,全部為Tesla自行投入研發所申請的電極與電解質材料專利。TeslaPanasonic2009年簽訂合約,由Panasonic提供鋰電池芯交給Tesla做成電池模組並用於電動車,是Tesla最早開始合作的電池供應商一般專利權共有主因是企業共同研發,可以預期TeslaPanasonic之間的合作會更加深入已不僅僅是供應商與客戶關係,會朝向更前端電池芯材料研發的方式合作。   

圖2:Tesla電池材料&製造技術專利相關事件時間表 

  2Tesla對於電池材料&製造技術專利所涉及的相關事件時間表從圖中可以看出Tesla對電池技術所採用的專利策略包含以下 
  • 自行研發布局自有專利 
  • 利用投資併購取得其他公司之專利資產 
  • 與關鍵零組件供應商共享專利共同研發 
  以上幾種方案,也是台灣企業在進行各種專利相關決策時可以參考的選項。其中特別值得留意的是客戶與供應商共有專利的策略。這種方式常見於汽車產業,例如ToyotaKoito、HyundaiSL Corporation共有許多車燈相關專利。台灣有很多代工產業,常常要面對削價競爭難題。常見的代工合約中會強調專利權歸屬於委託方或是雙方各自擁有自行開發技術之專利權。企業若能進一步爭取與客戶共同開發共有專利,將會大大增強與客戶之間的合作關係,避免輕易被其他供應商取代。    免費授權?  大部分專利權人都希望透過專利授權取得權利金為企業帶來更多收益,例如近年來專利授權表現突出的Nokia,2022年權利金收入接近16億歐元。  Tesla在這件事情上卻反其道而行。在2014,612Tesla CEO Elon Musk在網站上發表一篇驚為天人的聲明 “All Our Patent Are Belong To You”。Elon Musk認為Tesla的目標是催生永續交通。如果Tesla開創了一條電動車商品化的道路,卻為其他人埋下智慧財產權的地雷,此舉將違反公司所設立的初衷。因此,Tesla將不會對任何想要使用其技術的善意第三方主動發起專利訴訟他認為Tesla真正的競爭不是來自於現有數量微小的其他品牌電動車,而是每天被大量製造傳統引擎車。Tesla與其他製造電動車的公司將受益於一個共通的、迅速發展的技術平台。面對強勢競爭對手,專利所能提供的保護非常有限。  因此,Elon Must相信把Open Source的理念用於專利將有助於強化Tesla在電動車產業的地位。並且,Tesla公司網站也公布了在此聲明範圍內的專利清單20229月底為止,該專利清單包含362件全球專利,佔Tesla全部有效專利總數約25%。  話雖如此,Tesla也在其網站上面進一步定義了它所強調的不會主動提起專利訴訟的「善意第三方」不包含以下三點  (1)Tesla或其他電動車技術相關公司主張專利權;  (2)Tesla之專利提起異議;  (3)銷售任何Tesla產品之仿冒品。  以上三點簡而言之,其實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在第(1)點中,Tesla的策略類似於主動提供專利交互授權(cross-licensing),或者說是承諾互相不提起專利訴訟。在第(2)點中,強調善意第三方應該尊重Tesla之專利權,不得試圖無效其專利。在第(3)點中,強調善意第三者不得抄襲Tesla產品外觀(例如侵害設計專利或著作權)或是攀附Tesla公司商譽(例如侵害商標權)。換言之,如果某公司違反了以上三點,Tesla仍不排除主張專利權的可能。  以上的主張,一方面展現了Tesla推動電動車產業發展的決心,另外一方面其實也是對傳統車廠釋出的橄欖枝。在當時,傳統車廠所擁有的專利數量佔據絕對優勢。電動車技術只有在動力來源的部分不同於傳統引擎車,很多其他的部件仍需沿用原有的技術,因此很有可能在這些原有車輛技術上受到傳統車廠的專利的危脅若傳統車廠想要使用Tesla專利技術,也代表必須對應地提供Tesla不起訴的保障。若能用區區幾百件Tesla專利換得傳統車廠動輒數萬件專利的交互授權,似乎是一宗穩賺不賠的生意。此外,吸引其他競爭對手採用Tesla專利技術,名義上稱為共同推動永續交通的發展,實際上也有助於使Tesla的技術發展成為業界標準(尤其是在電池充電技術),提高在電動車產業的話語權。從結果來看,Elon Musk是成功的,不論是否可歸功於Patent Open Source的策略,這樣的聲明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對Tesla確實有大大加分的效果。  不過隨著近年來電動車銷量增長,Tesla面臨的專利風險也越來越高。此外,其他新興電動車廠(例如中國的BYD、蔚來、小鵬)勢必不斷瓜分Tesla的市佔率,傳統車廠也與時俱進推出電動車產品,甚至連鴻海也加入戰場成立MIH開放電動車聯盟未來TeslaPatent Open Source策略勢必需要被重新檢視。  筆者認為,專利申請與維護所費不貲,如果主要目的是共同推動電動車技術發展,大可以直接用技術文件公開的方式貢獻業界,而不需要投入費用申請專利。專利的價值仍然在於各國政府所賦予的排他效力。隨著電動車銷量相較於傳統引擎車的占比越來越高,競爭者越來越多,Tesla所累積的電動車技術專利仍然有可能變成排除競爭對手的壓箱利器。    參考資料: All Our Patent Are Belong To You https://www.tesla.com/blog/all-our-patent-are-belong-you   
周 靜 中華民國專利師 / 企業評價分析師 / 專利師公會企業智權管理實務委員會 主委/世博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Email: jeanchou@wispro.com
 
分享這篇文章